查看原文
其他

通心科普 | 我们究竟该如何谈论自杀?

刘冰冰 通心粉家园 2023-01-14

本期文章约2600字

大约需要10分钟 来阅读


人们常说,在中国,最缺少的就是死亡与爱的教育。一提到死亡,大都心照不宣的避而不谈,仿佛成了一个禁忌话题。今天,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聊一聊自杀这个话题。


“现在这年轻人抗压能力太差了。”

“生活的那么好还自杀,真是不知珍惜。”

“这点小事儿,至于自杀吗?”

……


当出现了自杀事件时,以上的言论已成为常态。对于死亡知之甚少,也就少了敬畏之心。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自杀”进入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方式还有些欠考虑。有些新闻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常有未对当事人的信息隐私处理的情况发生,甚至直接将当事人的遗书细致的展示出来,企图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很有可能增加自杀的可能性。


你可能不信,自杀是会“传染”的!

什么是“自杀传染”?


这一切要从“维特效应”说起,1774年,德国的文豪歌德发表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令人没想到的是,此书因在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而轰动一时,“维特效应”因此得名,这本小说也被多个国家列为禁书。“维特效应”有时也翻译成“copycat suicide”,即媒体报道自杀新闻后引发的“盲目模仿自杀”行为,有人也称“自杀传染”。



然而,对于“自杀传染”这一术语尚未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有研究者进行了调查,它的定义主要基于传播、模仿、联系、宗族等方面。此传染非彼传染,自杀并不是一种病。自杀传染是一种现象,是指直接或间接暴露于自杀事件或自杀行为而造成他人企图自杀的情况发生。


一本小说居然能“杀人”!这不禁引人深思,大家都能理解感冒风寒会传染,自杀明明不是病,为什么也会“传染”?


为何自杀会“传染”?


  1. 1.名人自杀成为“榜样


研究者Stack发现,对于娱乐界及政界名人的自杀报道更易引起对自杀的模仿,是普通人的14.5倍,而艺术家、反派人物、国外政治领袖及经济界名人自杀报道对自杀率则无明显影响。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韩国著名女影星李恩珠不堪忍受抑郁症和失眠的困扰在家中上吊自杀,在她自杀后一周,首尔一名 20 多岁的女子金某上吊自杀。一直被债务缠身的金某此前曾对邻居说“看到李恩珠上吊自杀,我也找到了摆脱债务的方法。”


我们对名人的要求通常是积极的、正能量的,名人选择自杀,自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被美化了,因而部分人会受到“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暗示而采取自杀行为,甚至会选择与名人同样的方式。


  1. 2.与当事人有相似经历,感同身受


有研究者认为,自杀传染实际上是情绪的传染,产生自杀模仿行为的人更倾向于模仿与自己心理、地理及身份接近的人,与当事人有相似特征或者是在心理上认同当事人的人更可能被“传染。”



在校园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学业、导学关系、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在这些方面有着困扰的人更喜欢与和他们有共同经历的人交流,因而特别容易受到自杀传染的影响,特别是朋友、与当事人同一年的学生、同在一个社团的学生,以及已有心理创伤的学生。对当事人越熟悉的人受到的影响越大,也越容易变得有自杀倾向,当遇到困难觉得自己克服不了的时候,选择自杀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1. 3.受到肯定自杀的暗示


媒体报道对于自杀的态度不够明确,甚至为了流量和噱头美化自杀,肯定自杀。Motto经研究发现,读者会受到此类报道的暗示,更容易实施自杀行为。


除此之外,互联网上还出现了“自杀网站”,将有自杀意念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感染,结伴实施自杀行为。同时,类似的组织也被催生,他们通过肯定自杀来洗脑加入者,利用“传染”来教唆他人自杀!


我们该如何谈论自杀?


既然谈论自杀有“传染”的风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全面封锁自杀的消息,避免让它出现在公众视野呢?


对此,我们万万不可因噎废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以更谨慎的方式看待自杀,以更科学的角度进行死亡教育。关键不在于谈与不谈,而是在于我们该怎么谈


研究学者给出了以下建议:


  1. 1.重隐私


不公开谈论和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其家人朋友的隐私也同样应该加以保护。发生自杀事件时,大众通常会在一起讨论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此人要自杀。这种讨论本身会不知不觉地助长自杀情绪的蔓延,有些不切实际的流言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但极不尊重逝者。此外,减少模仿行为可以从一开始就进行干预,即对于当事人采用的方法不应太过详细的描述,也就无从模仿。



  1. 2.避免传播照片、视频等信息


有些媒体为了增加事件热度,会放出自杀现场的照片或视频,暴露当事人的个人账号,或者是公布当事人的遗书、遗言等。易感人群接收到此类信息时极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对于信息的披露必须极其谨慎。


  1. 3.报道名人自杀事件要谨慎


男星乔任梁自杀引起了无数人的唏嘘,无良媒体为了吸引流量甚至吃起了“人血馒头”。名人的自杀被颂扬甚至被赞许,可能会促进他人的自杀行为。报道应避免美化自杀,不应对名人的自杀原因妄加猜测。


  1. 4.少谈自杀细节,多谈应对方法


已然发生的自杀事件我们无法挽回,但我们可以通过这类事件吸取经验教训,优化自杀预防工作,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宣传应对压力、困难的方法,提升大众的心理保健意识,为正在饱受心理痛苦的人提供帮助。自杀或许是一个选择,但我们总能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渡过难关。


  1. 5.提供求助信息


在自杀事件的报道和新闻中应提供相关的求助信息,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或自助团体的信息,让正在经历痛苦和困难的人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维特效应”让我们看到自杀是如何“传染”的,而“帕帕基诺效应”则告诉我们给予在困境当中的人恰当的信息和帮助,就能够帮助其渡过难关。


《魔笛》中帕帕基诺和维特一样,因失去了爱人而想要自杀,在他准备结束生命的时候,遇到了3个仙童来劝阻,最终他放弃了自杀,决定继续活下去。


日本歌手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一度拯救了无数在痛苦中煎熬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这首歌曲一样的声音,鼓励、支持、陪伴那些处在人生低谷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力量走出困境。



正所谓“寻死觅活”,寻死就是为了觅活。我们谈论自杀,正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各地区心理热线资源👇


关注我们

持续探索心理学的奥秘。


[来信方式]

微信公众号

邮箱

yjhannah@163.com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https://abcnews.go.com/Health/suicide-contagion/story?id=55751220

[2] David P. Phillips“The Influence of Suggestion on suicide :substantive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Werther Effect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39 1974(June):353

[3] Jerome A. Motto: “Suicide and Suggestibility—The Role of the Press”, Am J Psychiatry 124:252―256, August 1967.

[4] Qijin, C. , Hong, L. , Vincent, S. , Caine, E. D. , & Martin, V. . (2014). Suicide contag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research utility. PLoS ONE, 9(9), e108724-.

[5]徐艳红. 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往期文章推荐


通心战疫 | 觉察,于不确定中体悟联结

亲密关系 | 别吵啦!沟通障碍及改善技巧

生活百态 | 拒绝害怕被拒绝:你的拒绝敏感度高吗?

亲密关系 | 言语沟通中的性别差异


图文编辑:psy小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